正月是農歷的元月,古人稱夜為“宵”,所以把這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,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。元宵節,又稱小正月、上元節、元夕或春燈節,是春節之后的第一個月圓的日子,也是一個重要的節日。人們常說,元宵節是新年節慶的最后之時,亦是為新春佳節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。
由古至今,元宵節因其重要的文化內涵,成為文人墨客鐘愛的題材,關于節日的民俗文化從各篇佳作中也可見一斑。
“今年元夜時,月與燈依舊?!薄獨W陽修《生查子·元夕》
元宵節習俗
這天,是男女老少觀燈游樂的美好節日,家家戶戶歡聚,花燈如晝,游人如織。
掛花燈是元宵節傳統節日習俗之一,始于漢代,興盛于唐朝。正月十五晚上,街頭巷尾,紅燈高掛,各類花燈不一而足。鬧花燈的習俗從漢代開始,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,中唐以后,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。
耍龍燈又稱舞龍、龍燈舞,是中國獨具特色的傳統民俗娛樂活動。從春節到元宵燈節,中國城鄉廣大地區都有耍龍燈的習俗。經過千百年的沿襲、發展,耍龍燈已成為一種形式活潑、表演優美、帶有浪漫色彩的傳統舞蹈。漢代張衡的《西京賦》中就記載了“鉆圈”、“吞刀吐火”、“劃地成川”等許多生動描繪舞龍及精彩雜技的文字。到了隋煬帝時期,舞龍表演更加豐富起來,《隋書·音樂志》中也記載了龍燈舞精湛的表演。
猜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展而來的,起源于春秋戰國時期,至明清時代,各城鎮皆張燈懸謎,盛況空前。元宵佳節,帝城不夜,春宵賞燈之會,百姓雜陳,詩謎書于燈,映于燭,列于通衢,任人猜度,所以稱為燈謎。
吃元宵是元宵佳節應節的吃食。正月十五吃元宵,是一個古老的中國傳統節日習俗,意喻團團圓圓、平平安安。吃元宵的習俗始于宋朝,北方為元宵,南方稱湯圓。元宵以白糖、芝麻、豆沙、核桃仁等為餡,將餡兒團成形后在糯米粉中滾成;湯圓則是先以糯米粉做成皮兒,再包餡兒而成。做法雖不同,卻有同樣的寓意,皆是祈求全家團圓。
但這主要由糯米做成的元宵吃完后卻不易消化,因此需要借助小方法來促進消化。
喝白茶是再好不過的選擇,白茶含有的黃酮類、氨基酸、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等含量超過其他茶類,消食去膩、增加胃腸蠕動、促進消化液分泌功效尤其顯著。白茶中的微量元素能降解湯圓等甜食帶來的甜膩和熱量,不僅美味還有養胃的功效,再適合不過了。
一元復始,萬象更新,新的希望,新的美好已經到來了。元宵佳節,一家人聚在一起,吃元宵、聊天飲茶,是再幸福不過的事情了。
所屬類別: 媒體聚焦
寧德市白馬山茶葉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茶葉種植、加工、研發、銷售、出口及傳播茶文化為一體的福建省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,福建省科技型企業,福建省創新型企業。通過綠色食品、有機茶、GAP、HACCP、ISO9001、ISO22000等認證,公司旗下“仙山八駿”被認定為福建省著名商標,福建名牌產品,福建省名牌農產品等。 公司自有茶園位于海上神奇白馬山,創建3760畝綠色有機茶基地,作為寧德市標桿性有機茶園示范基地。公司采用健康唯一,品質至上,品牌優先的發展理念。產品達到天然、有機品質,并建立了茶葉質量可追溯體系。 公司注重科技創新,新產品研發,生產的紅茶、綠茶、白茶、烏龍茶等四大茶類幾十個系列品種,榮膺各類獎項40余個,2012年中國(上海)國際茶業博覽會“中國名茶”金獎;2014年第三屆“國飲杯”紅茶一等獎;2010年至2015年5次榮獲福建“省名茶”獎;第五屆茶王賽綠茶“茶王”;第七屆名優茶質量評比紅茶“茶王”等桂冠;產品遠銷全國20個省,46個大中城市。